<%@ LANGUAGE = VBScript %> <%tmp_html=request("html")%> 台中鎮平水碓文化園區
極具傳統智慧的水碓設施
  水碓
 
集水力機械槓桿原理而成。
 
踏碓設施較不受地理環境影響。
 

消失70多年的水碓及踏碓原型,用木雕藝術結合和斗笠、牛頭,風華再現!

水碓渠,水碓設施遺址。
 
江慶洲 攝影
水碓ㄉㄨㄟˋ)命名由來,昔日居民就有借用水力發展農務,當時在村莊北側田邊設置一具「水碓」,灌溉溝渠水流力量來舂米利用水力沖擊水碓自動不斷地舂米(husking rice),因此,「水碓」、「水碓巷」之名沿用迄今。


水碓英文名稱為,water-powered trip-hammer,設施所用的水源溝渠,現今依舊存在,平日該水源即主要農田灌溉用,其源頭來自數公里外南屯溪,水因地勢高低差,具備動力,而沖擊水碓設施自動不斷地舂米。

百年來,水碓人稱村莊東北側的南屯溪流域為後壁溪,村莊正前方的流域為頭前溪。昔日後壁溪水較淺,套用現在流行的運動,可以溯溪,抓蝦、螃蟹...;頭前溪水較深,適合游泳及釣魚

水碓聲聲!

稻米變成白米的過程:首先將稻米放入「土籠」當中,用手推動頂部的木棒,去掉米粒穀殼成為「糙米」。再將糙米放進米臼中,用人工木杵搗成白米。因舂米太辛苦,為減輕人力,先人特別設計「水碓」裝置,利用槓桿原理以水力去「舂米」,或以腳踏為動力的「踏碓」。

 

水碓原型功能新活力,極具教育意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