童玩種類
  踢毽子
 

小時候踢的【毽子】有兩種,一種是羽毛做的毽子,外觀較漂亮,另一種是尼龍繩做的毽子,價格較便宜,那時大多是玩尼龍做的那種毽子,踢久了會變成毛毛的,不過這種毽子反而踢起來不比羽毛的毽子差!「踢毽子」在當時的玩法是這樣子的,二、三個人(或更多人)輪流踢,數著『王一、王二、王三、、王七、王八、王一、王二』,看一次能踢幾下便數到幾,再輪下一位接著踢,若有人踢到『王八』之後毽子掉了,就算他輸了,通常會規定『王八』次數不只一次來增加難度。  
  提燈籠
 

小時候因為那時經濟不如現在富裕,每當元宵節時,由於當天晚上小孩子都會提著燈籠出來晃晃,沒錢買燈籠的家庭便會用奶粉罐來做燈籠,將奶粉罐的蓋子拿掉,當作底部的奶粉罐側面插上鐵釘,用來放置蠟燭,奶粉罐的周圍再挖上一些洞使光能透出來,這就是【奶粉罐燈籠】,有趣吧!    
   
  竹蜻蜓
 


【竹蜻蜓】,就如大家所知道的竹蜻蜓,一片螺旋漿,中間有個小洞,插上一根小竹棒,玩法是用雙手搓著小竹棒,前後搓個幾下後再放掉竹蜻蜓,螺旋漿便會轉動,帶動竹蜻蜓向上飛去。